新华社杭州10月23日电(记者俞菀、顾小立)驰骋绿茵场,做一朵“铿锵玫瑰”,曾是11岁广东女孩嘟嘟(化名)的梦想。然而,2018年底一场急性肠扭转,两次大手术,让她的小肠只剩下7厘米。
近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余名专家6个小时的奋战下,嘟嘟换上了母亲2米鲜活小肠。家人与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为嘟嘟重返绿茵场圆梦。
记者了解到,读小学五年级的嘟嘟是校足球队中锋。2018年11月23日傍晚,练球后回家的嘟嘟突然小腹疼痛。26日凌晨,嘟嘟腹痛加重,整个人昏死过去。经当地医院诊断,嘟嘟为“急性肠梗阻、肠坏死”,医生紧急为她切除了大部分扭转坏死的小肠。此后20多天,嘟嘟病情未见好转,持续高烧。2018年12月29日,嘟嘟再次接受小肠切除手术。
“手术医生连连摇头说‘没用了,女儿养不大了’。”父亲回忆说,嘟嘟自那时起,每天至少要静脉注射1400毫升营养液才能勉强维持生命。
2019年8月,嘟嘟的父母通过媒体报道得知浙大一院成功开展了一例亲体小肠移植手术,就想带着女儿试一试。浙大一院党委书记、器官移植专家梁廷波教授带领多器官移植团队的20余名专家,为嘟嘟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
梁廷波说,嘟嘟是因急性肠扭转引发“短肠综合征”。这种疾病每百万人口有2例至5例的发病率,只能通过小肠移植进行救治。妈妈与嘟嘟的血型吻合,可以捐出自己的小肠来救女儿。
10月20日,嘟嘟和妈妈携手进入手术室。梁廷波与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吴国生教授通力协作,从妈妈体内取出2米鲜活小肠接入嘟嘟体内,小肠移植成功。
截至记者发稿,母女二人均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