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 孙劲旅
近年来,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据媒体报道,近几十年来,全球食物过敏案例明显增加,英国有7%儿童食物过敏,澳大利亚有9%。为什么会出现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人为何越来越多?《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劲旅教授,解答关于食物过敏的疑惑。
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食物过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一特定食物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孙劲旅教授表示,过敏者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有害,从而产生抗体。食物中引起过敏的物质,叫做食物过敏原,也可以叫做抗原。9月26日,记者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看到,早上才8点就已经涌来了很多过敏患者,过敏原形形色色。
食物过敏逐渐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应急的突出问题之一。 孙劲旅教授告诉记者,调查数据普遍反映出全球患病率不断增加。目前,西方国家成人食物过敏患病率接近5%,儿童接近8%,以美国为例,每13个孩子中就有1个对食物过敏,每隔3分钟就会出现一例食物过敏反应急救病例。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成人过敏的权威统计数据,但已有的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达6.2%,这比一般疾病的患病率要高很多。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且人数逐年增加,其中食物过敏占很大部分。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报告显示,全世界30%~40%的人被过敏困扰,过敏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疾病。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前主委尹佳教授团队进行了严重过敏反应的研究,发现:食物诱因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77%,药物占7%,昆虫占0.6%,其余15%不明原因。
孙劲旅教授表示,我国食物过敏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原因有几方面:1.以前有人突然死亡,当时并不知道原因,现在研究发现,食物过敏抢救不及时,经常会导致死亡,统计发现,过敏引起的死亡有增加趋势。2.食品中的添加成分越来越多,如花生、牛奶等成分,导致食物过敏人群很容易接触到过敏原。3.经常用洗手液等化学制剂,削弱了皮肤黏膜的保护功能,人会越来越容易过敏。4.塑化剂的使用、雾霾和汽车尾气等环境问题都可能引起过敏性疾病,也是导致过敏反应越来越多的原因,包括食物过敏。5.交通便利,让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没有尝试过的食物,增加了过敏风险。
孙劲旅教授强调,一定要重视食物过敏。食物过敏轻则可能引起嘴唇周围红、肿、痒,舌咽肿、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引发喉头发紧、呼吸困难、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抢救不及时经常导致死亡。此外,食物过敏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儿童出现过食物过敏后,很容易发生哮喘,增加儿童后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总的来说,食物过敏虽然和摄入过敏原剂量有一定关系,但食物过敏的阈值非常微量,即使只吃一点点过敏食物,就已经远远超出阈值。而且,食物过敏反应的时间较短,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十分钟,甚至可能只吃一口就导致过敏休克死亡。
八类食品引起90%食物过敏
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90%以上的食物过敏由牛奶、鸡蛋、鱼、贝壳海产品、花生、大豆、核果类和小麦等八大类食品引起。孙劲旅教授强调: 食物过敏的人饮食一定要非常注意,目前对食物过敏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患者只能尽可能辨识出哪些食物自己不能碰,并主动避免进食。
孙劲旅教授表示,西方国家食物过敏最主要的是花生过敏,我国则是牛奶、鸡蛋过敏的人较多。我国食物过敏患病率排第一位是鸡蛋过敏,鸡蛋也是导致儿童过敏的第一大过敏原,调查显示中国鸡蛋过敏患病率达3%~4%,远超西方国家1%~1.6%的患病率。牛奶排第二,婴幼儿最易产生过敏反应,一般来说牛奶过敏患病率是0~3岁 4~17岁 成人。有研究显示,我国内地1岁以下婴儿患病率1.3%,也有研究指出2岁以下儿童患病率0.83%~3.5%,高于香港和台湾地区。花生过敏排第三,但我国花生过敏患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一是中国人接触花生比较晚,1岁以下儿童基本不吃花生;二是中国人很少吃花生酱;三是中国饮食中花生一般是煮食或者油炸,使花生的过敏性减低。最近几年,人们发现红肉也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甚至休克死亡。红肉过敏和蜱虫叮咬有关,全球都有关于蜱虫叮咬所致红肉过敏症的病例报道,临床表现是吃红肉3~6小时后,出现全身荨麻疹、喉头水肿、呼吸窘迫等症状。
荞麦、花椒、昆虫等导致的食物过敏是我国特有的类型。 孙劲旅教授告诉记者,一是荞麦制品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保健食品,且荞麦粉是无麸质的,通常作为腹腔疾病患者的补充食物,还有很多小麦过敏的人把荞麦当做替代食品,所以荞麦食品比较普及。二是蝗虫、蚕蛹、蜈蚣、蝎子是我国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这些异种蛋白的摄入,也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三是花椒过敏,花椒在我国是常见的菜肴佐料,国外很少用。此外,我国对芒果、桃、龙眼、猕猴桃、荔枝等过敏的人也很多。
预防、急救至关重要
及时识别、诊断食物过敏反应,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尽早采取正确抢救措施至关重要。 孙劲旅教授表示,食物过敏最开始的特点是:手心、脚心发痒,或头皮发痒、发麻;紧接着会嘴唇红肿,全身起红斑、风团,眼睛红肿,有人还会打喷嚏、咳嗽、喘不上气、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再接着就可能出现眼睛看不清或者意识丧失;最后可能导致休克死亡。
孙劲旅教授指出,出现这些症状时,可明显看出是食物过敏,要及时抢救。病人症状较轻时,可先用西替利嗪滴剂舌下含服20滴;如果无效,就需要立即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没有肾上腺素,也可用甲强龙注射或氢化可的松静脉输液替代。此外,食物过敏休克的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有些患者6~8小时后可能会出现再次休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注意准备相应的抢救措施。
食物过敏事件基本是可预防的,应做好以下几点:1.避开过敏食物,发现某种食物可能导致自己出现过敏反应,要避免再次食用。2.循序渐进原则。过敏原不明确时,对未尝试过的食物可先亲身测试是否过敏。以牛奶为例,先抹一点牛奶在皮肤上或嘴唇上,看是否会引起皮肤红斑、风团、嘴巴红肿等过敏反应特征;如果没有反应,再口含少量,再看有无过敏反应特征。没有过敏反应,可少量进食。待一段时间完全确定后,再安心食用。3. 过敏体质的人要备好急救药品。
食物过敏发病率在全球都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孙劲旅教授呼吁,有关部门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食物过敏的认识;公众要学习认识常见的过敏原,慎吃蜈蚣、蝗虫、蚕蛹等特殊食物。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食品标签。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预包装食品成分的唯一途径,1/3经历食物过敏事件的人将过敏归因于标签。目前,我国相关标准增加了对食品中可能含有某些致敏物质的标识,但缺少不含哪些常见过敏原的标识。此外,我国临床应该尽快建立起脱敏治疗的科学体系。▲(生命时报记者 张 健)